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每日快报!坛经批判(王德峰讲座后感)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23 02:02:21


(资料图)

题:坛经批判1.佛说“空”,多类虚无,但是它与虚无也不同,是一种“智慧的虚无”,就好像哲学入门时,不应以无意义而消极的看万物,而是以智慧的感知去体会万物。2.不是虚无,虚无,无所执,无所求,其根本是求了又如何?没有根据,没有意义,最终结果无非就是自我了断。而佛说,到达虚无,相当于度过了彼岸,与无意义不同的一点是,你能更看透事物的本质了,这是一种智慧,也是过彼岸后能感知到的智慧的片麟,无垢无净,不增不减,如露如电,其实都描述的是这种状态,但重要的是,应作如是观。3.如是观达到包容了智慧的虚无状态后,你即度己,那之后要做什么呢?(1)护持护持,即是保持自己的这种状态,不为情感所左右,不为事物而乱心,有慧眼,有慧识。这种状态也是一种觉悟,有觉悟者即为佛。(2)布施钱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钱布施是给予财,无论大小形式,贵贱与否,无论是相濡以沫时的一粥一饭,还是豪掷千金施粥棚,都是布施,无高下分,行动的性质自然不变。法布施则是教人法门,或许是一种技术,或许是一种技巧,也可以是佛法。无畏布施是消除别人的恐惧,抚慰人心灵,替人上战场,守护人直到安全,这都是金刚的具现。以上是佛门的解释。保持这种“虚无生智慧”,于内有很大的裨益,它是服务于察觉和溯源的一门内功。而外功,其实可以用演绎、归纳、推理、逻辑等。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概念、理念、新生事物的逻辑等大多是人造的,既然是人造的,就会留下痕迹,而分辨这种痕迹,譬如找出设计理念的源头,就是需要培养的一种猜测推想的慧眼,通过同时运用归纳推理、逻辑、演绎等手段,你可以在不被情绪影响的前提下,分辨出特别多平时看到却没有注意的东西。这也正是人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道理。我曾以为佛道都是在讲空,讲道,都是空空如也的虚无,其实不是,它们确实包含了在那个时代所能实现的处事法则。于是我作偈语:先见空,后立言,护持终世,度世人苦。空:智慧的虚无境界,度己之后,过彼岸之后。立言:就像佛说要布施,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立言,立言的前提是,你要有一个指导思想,然后笃信并跟随这个指导思想去行动,这个指导思想和行动会给你反馈,让你在度己的状态下,感受到有意义的喜悦,有称法喜,有称责任感,有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就都是。护持终世:境界需要护持,立言也要。度世人苦:引导世人也进入这样的境界,消除世人的苦难。世人苦也包括布施能够解决的部分,就比如当下,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问题,解决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解决当代人浮躁问题,等等等等。时刻记住,空不是虚无,空是一种智慧的境界,佛是见到这个境界并护持它的人,生命体验从佛开始,从佛的立言、行止贯穿佛的一生。这就是佛们的生存方式。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