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遂良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中明摄
(相关资料图)
6月17日,《清气·宋遂良文学文献展》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开幕。
生活在济南的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对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十分熟悉,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是出现在一些文学相关的公共讲座中时,宋遂良依然激情澎湃,真挚动人。清气·宋遂良文学文献展便通过手稿、信札、照片等文献细节,呈现宋遂良曲折但丰富的文学人生。
宋遂良说,这个展览展示了一个文学青年从20岁到90岁走过的道路,尽管其中有点弯曲,但都是真实的,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也展示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该展览由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特别支持,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青岛)中心、青岛文学馆、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92级同学联谊会策划主办。宋遂良表示,原本不想惊动大家,看到展览中有许多自己都没有见过的珍贵资料,非常感激。
在开幕式上,宋遂良说,人的一生是受时代左右的,要吃苦,要有爱,也要反思和清醒,在比自己高的人面前不自卑,在比自己低的人面前不自大,简单且快乐。(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
“生命可以有多美”——宋遂良从教从文70年座谈会举办教龄“超过70年”,对学生人格影响至深
6月18日上午,“生命可以有多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从教从文70年座谈会在济南翰林大酒店举办。参与座谈会的,多是宋遂良老师的学生,有的已经年逾古稀,也有的还青春正好。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这场美好的相遇,皆因师从于宋遂良老师。
据学生们说,这是一场仓促举办的座谈会,因为宋遂良老师谦逊低调的品格,起初一直没有答应举办这样的活动,直到活动举办的前一天晚上9点左右才最终敲定。在活动现场,宋遂良和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学生们一一握手、拥抱、追忆过往,过往70年从教生涯中的故事在学生们口中尽数还原,令人听来如在目前。因宋遂良“规定”了这场座谈会不夸奖、不追捧,故而座谈会成了一场“故事会”。
不妨听几个小故事,了解一个更丰富和多样的宋遂良老师。
10岁时就当起了“小先生”
讲述人:宋遂良
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回忆起童年来,多少夹杂着些许苦涩。宋遂良回忆说,母亲毕业于湘雅医校的助产士班。“小时候调皮,学了几句‘国骂’,母亲听见了就用针刺我的嘴巴,问我还骂不骂,我就说不骂了。”宋遂良说。晚上睡觉时睡不安稳,母亲就抱着他走来走去哄他睡觉。令他觉得终身遗憾的是,母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34岁。而父亲,也在他二十一二岁时去世。6月18日这天正逢父亲节,宋遂良深情叮嘱学生们“好好孝顺还活着的父母”。
说到“从教从文70年”,宋遂良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我的教龄不止70年。我10岁的时候因为认识不少字,就当起了‘小先生’,教了个扫盲班。”如此算起来,宋遂良的教龄已经80年了。
排哑炮的宋老师
讲述人:高同全(泰安一中毕业生)
“宋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十四五岁,他叫我们‘小屁孩’。”高同全说,那时候宋遂良不仅上课,课下也和他们一起玩,冬天就和大家一起打雪仗。“我们都把雪球扔向宋老师,宋老师抱头就跑。”
高同全回忆了一段宋遂良排哑炮的经历。他说,那是1972年春天,宋老师在农场担任食堂管理员兼赤脚医生,还和大家一起干开山采石的活儿。矿山上有哑炮,很多人都不敢去排,他看到宋老师默默地把手表摘下来交到其他人的手中,然后去排哑炮。当时他并不了解,长大了之后也参军当兵才知道其中的危险。高同全说,除了知识,宋老师在人格上对学生影响很大。
一本40年前的抄诗本
讲述人:刘红(泰安一中毕业生)
座谈会现场,刘红带来了一本40年前的抄诗本。这个浸透着岁月风华的抄诗本有个很久远的故事。刘红说,当时宋老师教大家背诗,每天早上都会到教室带着大家一起背诵。久而久之,宋老师说一首诗的开头两个字,大家就顺着背下去了。后来,宋老师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诗歌背诵,于是她就在抄诗本上写下了这些诗歌。虽然宋老师教授他们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这种抄诗背诗的习惯留到了现在。
刘红还记得,宋老师还会自己把一些诗词加上韵律唱出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唱起40年前的旋律,学生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语文课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讲述人:程翔(泰安一中毕业生,语文特级教师)
宋遂良的学生中,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接续从事教育行业。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可谓全国最优秀的语文老师之一,他向宋老师深情告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程翔回忆说,记得有一次他去办公室请教问题,告诉宋老师自己有一段文言文不是很理解。宋老师找出一本《先秦文学参考资料》,从头至尾逐字逐句给他讲述了那篇文章。他说,宋老师讲《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场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虽然在理科班,但是程翔数理化都很差,第一年高考数学仅考了15分。宋老师说,“程翔,你应该读文科呀。”程翔转了文科之后又复读了一年,在放榜之前心中始终很忐忑。他说,记得那天宋老师站在校门口,看着他远远地走过来就喊:“程翔,有你!有你!你考上了!”后来程翔也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写小说,写剧本,“热爱文学的根源,就在宋老师身上。”程翔说。
上文学课也可以先看电影
讲述人:孙业森(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
孙业森说,在1991年跟随宋老师学习现当代文学之前,他也是当语文老师,不过他们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规中矩,严肃板正。他记得,宋老师讲当代文学评论时,先放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让大家看——那时候那部电影才刚在影院上映呢。
大家一一点评,越讨论越神采飞扬。忽然,宋老师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业森兄,你有何高见?”孙业森十分惊讶,原来讲文学课还能这么讲!文学课也可以如此意气飞扬,活泼生动。在后来的讲课中,他也学了宋老师这一招,“效果非常好!”
一碗肉丝面的相会
讲述人:龚曙光(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有一天晚上11点了,手机响了。原来是宋老师打来电话,说明天到长沙可以与我见面。我非常兴奋。”龚曙光说,于是他给宋老师预订了酒店。谁料,次日一早上班开会时被收了手机。“这种情况会偶尔发生,不过一般只关机半天,可是那天手机却被收走了一天。”龚曙光说,他拿到手机的时候已经傍晚6点,80多岁的宋老师夫妇已经在城南的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
见到宋老师后,他说已经定好了酒店,也定好了给老师接风的地方。不过宋老师婉拒了,说,就去楼下小餐馆吃一碗面。果然,他们就在楼下的小馆子里一人吃了一碗肉丝面,那是熟悉的湖南味道。饭后,龚曙光跟宋老师回到旅馆房间聊到了晚上10点,其间宋老师始终没有问一句那天为何联系不上的事情。
“我以为宋老师会说我一句,这么大了做事还这么不靠谱。”龚曙光说,没料到宋老师临走时只跟他说了一句,“人不管到什么年纪,红颜知己还是要有的”。说到这里,龚曙光和其他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这是一个浪漫的宋老师啊。
作为学生,感觉荣光
讲述人:张清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清华回忆了宋老师几个有趣的小片段。他说,有次和宋老师一起去上课时遇到了一名实习的研究生,宋老师便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得知有了之后,宋老师当即出口作了一副对联,后来他们确实结婚了。
“宋老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多。我的弱点是有‘紧张症’,现在有时候上课还紧张。”张清华说,有次发言很失败,结束以后宋老师虚心教导他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说,宋老师经常给他开小灶,指点他怎么写文章,怎么读作文,怎么赏析作品。
张炜创作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时,宋遂良老师作了发言。“我认为宋老师的发言是全场最精彩的发言。作为学生,感觉十分荣光。”张清华说。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鞠月芹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