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当前滚动: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8.8% 经济回升仍在蓄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5-31 21:01:2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相关资料图)

继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入收缩区间后,5月份PMI再度下滑。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 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创下今年以来新低。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只有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保持上升并高于50%的荣枯线,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降至荣枯线以下。

受访专家表示,5月PMI数据继续放缓,反映国内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体现在制造业压力较大、房地产复苏节奏偏慢、海外需求前景趋缓等方面,而且上中下游行业、大中小企业之间分化明显。预计未来短期内PMI指数仍将在低位震荡,经济复苏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制造业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

目前,制造业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5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制造业市场需求不足抑制了企业的产能释放。目前,经济处于修复阶段,居民消费支出谨慎心理在逐步恢复过程中,对一些非必选耐用品消费暂时偏弱,部分消费需求转向服务领域。同时,房地产整体复苏进度偏慢,对上下游消费需求均构成一定的拖累。

与此同时,海外制造业订单也在减少,5月份新出口订单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2%,对国内总需求的拖累作用进一步增强。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预计在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加息累积效应显现、金融风险蔓延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未来出口订单对制造业需求的拖累作用或继续增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指出,目前行业结构分化较为明显,尤其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导致制造业PMI整体下降的主要因素,该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下降至45%以下,显示基础原材料市场供需两端同步收缩。

相比之下,其他三大行业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出现较快回升。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4%和50.5%,较上月上升0.3和1.2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

伍超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基础原材料行业主要受房地产需求放缓、稳增长政策效用减弱、价格回落冲击利润等因素影响,创下了近10个月低点,而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受政策支持加码、技改需求释放等因素影响,PMI景气度再度回升;消费品制造业受居民需求恢复和“五一”假期恢复有所加快。

“从今年以来的指数走势来看,传统的基础原材料行业显现持续下行势头,而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产业结构的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文韬说。

企业仍处“去库存阶段”

需求不足的压力也体现在原材料价格上。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5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0.8%和41.6%,比上月下降5.6和3.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呈下行态势。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都下降至35%以下的较低水平,显示基础原材料价格较快下降,也是产业链中下游产品价格下降的源头。”文韬说。

伍超明分析,目前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高于出厂价格,显示受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国内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所减弱。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多,预示5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增速或延续负增长,预计5月PPI同比增长-4.8%左右。

但即使价格不断下行,5月份的采购量指数依然小幅下滑至49%,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周茂华分析,目前企业倾向于主动消化积压订单,主动去库存,因此,短期制造业主动增加员工,扩张生产意愿略显不足。而且大宗商品价格虽有降价,但较正常年份仍高,部分制造业继续面临高成本压力。很多企业也对是否采购持观望态度,可能导致企业补库存后置。

“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已经到了63.1天的历史高位,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近三年低位,企业主动去库存也是在维护自身资金流安全。”周茂华分析,目前从营业收入、产成品库存等指标看,目前制造业整体处于被动去库存尾声,后续将逐步转向主动补库存阶段。

经济回升仍在蓄力

值得注意的是,5月PMI呈现出“大型企业回升,中小型企业回落”的分化特征。大型企业PMI为50.0%,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5%和50.3%,比上月上升1.4和1.3个百分点,产需同步扩张。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6%和47.9%,比上月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度依然较弱。

伍超明表示,大型企业经营稳定性相对更强,而受市场需求和企业信心不足影响,中小企业仍是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政策仍需加力提振,助力企业恢复信心。

不过,5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达到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持续加快。除了原材料成本较快下降之外,物流成本也继续下降,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中,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已连续6个月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指出,目前经济全面回升态势仍在聚力之中,要着力落实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工作,显著加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持续提高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通过提振投资进而带动企业生产,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消费持续回暖,进而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进入全面回暖轨道。依靠需求全面回暖带动经济全面回升。

“此前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逆周期式、大规模宽松的必要性已经下降,需要警惕过度宽松的潜在风险。”周茂华表示,后续政策将体现“相机抉择”的特征。目前经济整体指向复苏趋势未变,但分歧在于复苏力度与年初预期存在差距,4、5月经济数据波动可能引发市场对经济复苏节奏偏慢的担忧。未来不排除后续央行通过降准、定向降准、结构性工具、MLF等工具,稳定银行资产负债及成本,引导金融加大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支持。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