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歌颂了我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歌曲在传唱大江南北的同时,徐秀娟为护鸟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被传承下来。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陈卫华就是传承徐秀娟精神的典型代表,并且在他的影响之下,女儿陈红也专心攻读湿地保护知识,努力成为合格的“湿二代”。
(资料图片)
陈卫华的师父吕士成是当年与徐秀娟一起,在南方湿地开启人工育雏丹顶鹤先河的初创者。陈卫华刚进保护区,就从师父口中听说了徐秀娟的英雄事迹,加上本身热爱鸟类,便下定决心扎根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鸟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卫华:“我小时候割猪草的时候,看到芦苇荡里有一只丹顶鹤,当时感觉它特别漂亮,所以喜欢它。到工作的时候,听说盐城有个保护区,主动报名到保护区工作。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对丹顶鹤逐渐熟悉。”
从丹顶鹤的孵化、育雏再到训飞,陈卫华几乎每天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都“泡”在保护区里,坚守着丹顶鹤的繁育和饲养工作,守护着丹顶鹤的成长,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女儿陈红出生后,也时常被陈卫华带到保护区,从小耳濡目染,是看着丹顶鹤,陪着丹顶鹤长大的。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鸟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卫华:“平时小鹤就像自己的小孩,所以小的时候小孩也经常带过来,她通过我的培养,对丹顶鹤也特别喜欢。”
陈卫华女儿陈红:“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宿舍等父亲回来吃饭,但是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而且外面逐渐下起了大雨,心里也是非常担心,心里闪过很多种可能,但是等了好几个小时之后,父亲终于回来了。但是回来的时候是满身的泥泞和雨水,我就问我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也是在早上进行驯飞工作的时候,有一只调皮的丹顶鹤飞远了,所以他没有办法,得去到芦苇丛深处去找,当时父亲稍微有一点狼狈的身影深深地触动和震撼了我。”
也是从那次起,陈红逐渐产生护鹤意识,也体会到父亲对珍禽、对湿地默默守护的伟大,从而萌生接力养鹤人的想法。课余时间,她会跟着父亲早起晚归,观察丹顶鹤的行为规律,辅助父亲喂养丹顶鹤;有新发现时,还会不时与父亲讨论。在父亲陈卫华的精心饲养下,保护区丹顶鹤繁育成功率不断攀升。每年九月小丹顶鹤都会接受飞行训练,在小鹤们翱翔时,陈红的心也伴随小鹤一起腾飞到湿地上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鸟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卫华:“要把她培养成养鹤的人,所以就希望她在丹顶鹤这方面多学习、多了解,我也经常性地培养她,带她养小鹤,带她熟悉丹顶鹤的习惯,调查丹顶鹤野外的习性。”
陈卫华女儿陈红:“2019年盐城申遗成功,作为盐城人的我,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在2020年高考,恰逢湿地学院首届招生,我也如愿以偿地来到这里去学习专业的生物保护知识和湿地生态方面的一些内容。”
从在父亲的带领下对丹顶鹤饲养的初步了解,到大学专业课中加深对湿地保护的学习,陈红把父亲陈卫华的护鹤精神传承了下来,她通过大量的野外专业见习,把书本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再从实践回归课本,对常年在保护区停留的超70种鸟类以及过冬的约80种候鸟熟记于心,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湿二代”。
陈卫华女儿陈红:“父亲三十年如一日对丹顶鹤的守护,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了生态保护事业,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毕业之后,通过更进一步的学习,将自己的脚步遍布祖国的湿地滩涂,将学问做在祖国的滩涂上。”
正是一个个“湿地守护者”的坚守传承和默默付出,汇聚出盐城好生态,也蕴养着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